轮播广告
新闻新闻

防止冷作模具的热处理缺陷主要工艺方法

2017-02-15 点击数:1696
  防止冷作模具的热处理缺陷主要工艺方法:
  ⑴低温调质处理—稍高于A1--A1+20-40℃点温度预淬火及550℃-650℃*2--4h高温回火。其体积小于退火状态,再经常规淬火时可显著减少体积和尺寸膨胀程度。
  ⑵消除应力回火—精密模具在精加工前进行除应力回火(530—550℃或680—700℃*2min/mm、炉冷至400℃空冷),消除冷加工残余应力,减少淬火变形量。
  ⑶薄弱部位的防护—对模具易淬裂、翘曲的部位用石棉绳或石棉板进行包扎、填塞;对易胀缩的方向,外加刚性支架、拉杆、预留工艺墙等结构强化措施;钻铣工艺型孔使型腔形状匀称化,加塞热平衡型芯、板块改善降温均匀性。
  ⑷合理选择淬火加热工艺—在淬火加热过程中的受热均匀性、装炉的方式对淬裂及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加热工艺的要点;在盐浴炉中可用静态加热、局部加热、多次加热、合理吊挂及避开电极等,在箱式炉中可用合理放置、装箱架空加热或快速加热等。另外,根据不同钢号和冷却方法可用低温或高温淬火工艺。
  ⑸合理选择淬火冷却工艺—根据模具型腔的形状和易裂部位状态可用空气预冷、局部预冷、恒温预冷、合理使用淬火介质、合理的冷却操作、分级淬火、冷--热浴复合分级淬火或整形淬火等工艺的应用。
  ⑹回火工艺—合金钢制作的冷作模具,热处理后在放置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开裂和变形。这是由于淬火冷却终止温度过高就转入回火炉中回火,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向淬火马氏体转变所致。另外,高合金钢如果回火不充分,在随后的磨削加工中,因表面磨削温度将残余奥氏体中碳的析出,使该处Mf点上升而出现淬火马氏体,在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使模具表面产生龟裂或型孔开裂。这些可通过多次回火来解决,经充分回火后,对需线切割或磨削加工的模具,事前进行140—160℃*12-24h热油时效,可克服加工过程中自行碎裂或尺寸变化。
  ⑺热处理变形的校正—利用回火过程应力松弛效应,促使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化而校正翘曲。用残余奥氏体在低温下的马氏体转变膨胀效应,校正Cr12系钢模具在过热淬火造成的体积收缩。用淬火热应力(无相变加热后热缩处理)使模具型腔收缩,常用于校正变形、旧模具翻新和冷加工超差模具的补救。
  以上为苏州冷挤压加工公司之一的苏州云龙精密成形有限公司整理的防止冷作模具的热处理缺陷主要工艺方法,更多关于冷挤压咨询,请您继续关注云龙精密官网!

Copyright ©2015 苏州云龙精密成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24183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587号 技术支持:仕德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