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苏州
冷挤压加工厂家之一的苏州云龙精密成形有限公司就来和大家聊聊【冷挤压加工】的发展历程!
将预先制备的坯料放入挤压筒(或凹模),施加压力,使材料由容器的开口处被挤出成形。挤压时材料处于不等三向压应力状态,应变状态为沿轴向伸长。三向压应力状态有利于提高材料塑性,使许多难加工的低塑性材料可以成形或开坯。挤压时材料的变形量可以很大,可做到一次挤压成材。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挤压模具的制造容易,更换简单,便于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和复杂断面的产品。主要缺点是挤压时所需的单位压力比其他加工方法高,因此能耗较高,设备较大,模具磨损较快(见金属塑性加工)。
早在1797年就出现了类似于挤压的铅管制造方法的专利。1894年德国人迪克(G.A.Dick)首先得到了卧式挤压机的专利,用以挤压黄铜等有色金属。1905~1915年期间已经出现了2000吨级的大型挤压机,同时开始采用耐热钢制作模具。目前,挤压主要用于加工铝、铜及其合金,在钢及稀有金属加工中也得到了应用。
按制品流出方向分类,挤压可分为正挤压和反挤压。正挤压时挤压杆前进方向与金属流动方向相同,反挤压则相反。按温度分类,挤压可分为热挤压、冷挤压和温挤压。一般认为,热挤压时坯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冷挤压温度在回复温度以下,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回复温度以上和再结晶温度之下为温挤压的温度范围。热挤压和冷挤压是挤压加工的两大分支。温挤压发展比较晚,应用范围也小。
以上为
苏州冷挤压加工厂家之一的苏州云龙精密成形有限公司整理的【挤压加工】的发展历程,更多关于挤压加工咨询,请您继续关注云龙精密官网!